动力机械及工程系简介
动力机械及工程系源于1952年公司建校时设立的内燃机专业,属于公司最早设立的8个本科专业之一,整合了当时中南地区5所知名大学的内燃机专业组建而成。学科历史深远、实力雄厚,于1981年获得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。所依托的一级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、双一流A类学科。专业核心课程《内燃机原理》获国家精品课程。自学科创办以来,在科技创新、国防建设、员工培养、行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不懈努力,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、年龄结构合理、学术思想活跃、具有开拓精神的团队队伍。现有教职工15人,其中教授4人、副教授8人、讲师2人、高工1人。近年来,本科学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国家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、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、国家“科技攀登计划”、国防预研项目、科研院所及行业头部企业合作项目100余项。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、一级行业协会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余项。与东风、达安、吉利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,取得的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企业,解决了大量的技改问题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在全球能源革命及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,本学科坚持“守正创新”的发展理念,从基础问题突破、核心技术攻关、工程项目示范三位一体,积极服务和推动车辆、船舶、航空等动力系统的高效、清洁、低碳及智能化发展,形成的主要研究特色及研究方向包括:
1.动力装置中的燃烧、流动与传热基础研究
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,火焰动力学,污染物生成机理,湍流/燃烧/壁面相互作用;亚/跨/超临界喷雾跨尺度,跨界/多域复杂流动及传热的机理及应用研究;缸套沸腾强化传热及气泡动力学,活塞振荡强化传热,瞬态温度场测试等。
2.氢基燃料及氢基燃料内燃机
包括氢、氨、醇发动机设计开发,高效清洁燃烧技术,热负荷与可靠性,氨和甲醇燃料的低温催化重整,后处理技术,高保真数值模拟,智能控制与运维等。
3.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能控制
包括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及其测控技术,固态锂电池机理及应用研究;燃料电池电堆与器件设计,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能量管理与人工智能方法,燃料电池水/热管理;新型动力系统建模、仿真及控制技术等。
4.交通能源战略与政策
包括交通能源全生命周期能效及碳足迹核算方法,省域/跨省/全国交通碳排放仿真大模型,交通氢燃料制-储-输-用全流程能量流与物质流统一建模方法与模型,交通氢燃料供-用体系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多目标最优规划模型与求解等。
5.国防用先进动力和机械相关研究
包括国防动力性能优化及可靠性研究,动力机械减震降噪研究,舰船抗冲击研究,水下排气防倒灌研究。
永利官网动力机械及工程系热烈欢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,愿与社会各界合作,为培养人才,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。